2021-04-06 來源:平橋區融媒體中心 作者:韓 濤
4月1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庚辰,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新懷,黨組成員張秀梅等一行蒞臨平橋區調研城市提質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市長尚朝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李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張立英,平橋區委書記李靈敏,區長董立淳,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周伸基陪同。
調研活動中,趙庚辰一行深入平橋城區、中山鋪和郝堂村等地,實地調研了解我區城市建設提質、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思路和措施成效。
春雨霏霏中,不施粉黛的平橋城區素顏清雅、婀娜多姿。平中大街一路紅花綠植賞心悅目,3D壁畫栩栩如生,老物件陳設刷新顏值;小橋胡同流水潺潺詩情畫意,塑像造型惟妙惟肖,文旅融合業態多樣;古井街街景改造豫風楚韻,歷史底蘊人文風情;興隆街設施換新規范經營,商貿服務生意興隆。
李靈敏介紹說,近年來,平橋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推進城市建設提質,圍繞“四篇文章”,提升“四個品質”,抓實管理“四治”,做到規劃為引領、建設為支撐、管理成常態、經營出效益,用工匠精神打造大街小巷,用工筆手法描繪城市空間,大力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推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著力打造具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和豫風楚韻特色的生態之城、旅游之城、文明之城、幸福之城。
徒步穿行平中大街、古井街、興隆街、小橋胡同、南一及南二胡同等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趙庚辰聽取城市建設介紹,查看街景設施改造,與商販店主交談,詳細了解我區在城市建設提質上的措施成效。
趙庚辰對平橋城市建設的理念、舉措和成效給予肯定,指出,城市發展有規劃、有思路,做到了大街小巷的統籌布局,促進了生產生活生態的融合發展,完善道路系統便捷了城市交通,美化綠化環境塑造了城市形象,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惠及了群眾幸福生活,通過補短板、夯基礎,提服務、惠民生,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在城市的建設提質中得到彰顯。
在中山鋪,趙庚辰一行邊走邊看,走進老建筑老作坊感受鄉風民俗,聽取文化典故了解歷史文脈,來到民宿茶社查看業態布局,參觀街景改造了解規劃發展。趙庚辰指出,這里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有歷史遺跡和古典氣息,體現了深厚的豫風楚韻。要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建筑、遺跡等資源,發揮位于城市近郊、毗鄰產業聚集區的優勢,進一步推動產城融合、城鄉統籌發展。
走進郝堂村,迎面是青磚黛瓦清水墻、狗頭門樓木柵窗的豫南民居,村邊是小河涓涓、溪水潺潺、峰巒疊疊的山水底色。趙庚辰來到村中實地查看舊房改造、村容村貌,走進茶館酒坊作坊參觀土特產品、特色經營,在民宿、農家樂、書法館、游客服務中心了解旅游服務項目和各式業態情況。
郝堂村在村莊整體改造提升上尊重自然環境、尊重村民意愿、尊重村莊肌理,堅持做到不砍樹、不填塘、不挖山、不扒房,發掘傳統文化、發展現代產業,豐富旅游元素、打造精品旅游環線,大力實施農旅融合發展,走出鄉村振興的特色路子。郝堂村打造美麗鄉村的經驗做法多次搬上央視、《人民日報》等國家級主流媒體。
趙庚辰指出,平橋區在美麗鄉村建設上規劃引領有布局,環境整治有成效,民居改造有亮點,產業發展有特色,以美麗鄉村建設助推鄉村振興取得了好成效。要進一步總結經驗、積極探索,把人民群眾所思所盼作為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堅持綠色發展改革人居環境,推進民居改造打造村莊特色,激發內生動力推動共謀共建,發展生態產業提升生活水平,挖掘特色文化講好鄉村故事,制定村規民約形成良好民風,讓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效果更好、后勁更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為添彩中原再作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