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作者:何澤垚 郭悅
11月24日,在信陽市平橋區彭家灣鄉陳寨村中草藥種植基地,藥材飄香,遍地生“金”。一壟壟長勢喜人的玄參、丹參伴隨著機器的轟鳴破土而出,工人們正忙著分揀、摘葉、晾曬,一派豐收景象。
車間一角,一個小伙正帶著手套,熟練又專注地邊分揀,邊查看玄參品質。他叫賀翔宇,今年26歲,從一名中南大學畢業生,到跟隨父親扎根鄉村,以所學知識探索農業新業態,賀翔宇在“藥田”里耕耘已有近兩年時光。
賀翔宇的父親是河南裕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公司所在地陳寨村地處淮河南岸,土地資源豐富、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優勢。此前由于種植結構單一,農民增收難度較大。隨著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號角的吹響,陳寨村整合碎片化土地,加快土地有序流轉,引進菊花、中藥材、蘿卜、紅薯等適宜種植的特色經濟作物,延伸產業鏈,把個體分散經營轉變為適度規模經營。
“通過發展中草藥種植、銷售,帶動鄉親們多元增收,這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也很有干勁!”賀翔宇介紹說,今年基地共種植了120余畝玄參、丹參,每畝產量約2—3噸,每公斤售價在2—2.5元,經濟效益可觀。
既然選擇在希望的田野奏響青春之歌,便只顧風雨兼程。賀翔宇逐步參與到中藥材種植、銷售的各個環節,親力親為,并憑借年輕人敏銳的互聯網思維,為公司發展注入了全新活力。“我們計劃擴大種植面積,發展深加工,實現自產自銷。目前加工廠已經在建,預計明年投產,屆時中藥材就能實現從地頭直接上到生產線,清洗、切片、烘干、包裝后,在互聯網平臺銷售。同時,我們鼓勵農戶學習種植,公司免費提供技術培訓、種苗,統一回收。”在賀翔宇眼里,農業就像魔方,農村就是舞臺,有著無限可能。談及未來構想,他的眼里滿是光。
“玄參、丹參從種植到收割全程機械化,省時又省力,作為訂單農業,銷路也不用發愁。種植、采收各個環節都需要一定量的勞動力,可以提供20到50個就業崗位,村民從事產業的積極性很高,致富路子更寬了。”陳寨村黨支部書記陳世福說。
通過打造農產品品牌,促進產業深度融合,探索“農業+”發展新模式,在平橋,越來越多有知識、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新農人”選擇走進廣袤的農田,成為引領新農民、發展新農村、托起新農業的一支生力軍。為了激活鄉村振興人才引擎,從成立創業園、搭建創業平臺,到在項目落地、資金籌措、技術護航等服務保障,再到落實各項創業優惠政策......平橋區凝聚政策合力,帶動農村雙創人才破土成長,培養適應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的高素質“新農人”隊伍,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